公司简介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厦工), 创建于 1951 年, 1993 年 12 月由厦门工程机械厂改制为上市公司(代码 600815), 是国家重点生产装载机、 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产品的骨干大型一类企业。 截至 2010 年底, 厦工总资产 80. 7 亿元、 净资产约 32. 3 亿元, 在职员工 6000 多人, 专业技术人员 1000 多人, 员工平均年龄 31 岁, 20%以上员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厦工拥有年生产装载机 40000 台、 挖掘机 15000 台、 叉车 5000 台、 路面机械 3000 台的生产能力, 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之一。 厦工产品高效、 节能、 灵活、 可靠, 覆盖装载机、...
公司简介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厦工), 创建于 1951 年, 1993 年 12 月由厦门工程机械厂改制为上市公司(代码 600815), 是国家重点生产装载机、 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产品的骨干大型一类企业。 截至 2010 年底, 厦工总资产 80. 7 亿元、 净资产约 32. 3 亿元, 在职员工 6000 多人, 专业技术人员 1000 多人, 员工平均年龄 31 岁, 20%以上员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厦工拥有年生产装载机 40000 台、 挖掘机 15000 台、 叉车 5000 台、 路面机械 3000 台的生产能力, 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之一。 厦工产品高效、 节能、 灵活、 可靠, 覆盖装载机、 挖掘机、 叉车、 小型机械、 路面机械、 环保机械及桩工机械与混凝土机械等 8 大类, 形成完整的产品系列, 广泛运用于矿山、 工程、 农林水利建设、 港口码头等领域。 厦工是中国人民总装备部、 总后勤部、 武警总队、 驻港澳部队、 维和部队指定的供应商, 是中国极地科考唯一指定品牌。 厦工设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995 年福建省第一批国家级技术中心)、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2001 年全国第一批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和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 技术中心的人才实力、软硬件条件、 研发能力和研发成果居全国前列。 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的 2009 全国 575 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结果, 厦工技术中心排名第 105 位, 名列工程机械行业第二位, 福建省第二位,厦门市第一位。 技术中心现有专业研发人员 400 余人, 其中博士 4 人, 硕士 35 人,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 人, 高级工程师 40 人, 具有雄厚的人才基础, 先后研制了中国第一台轮式装载机、 轮式推土机、 中轴距装载机、 越野叉车及天然气装载机等突破性成果。 60 年来, 厦工敢为超越, 不懈努力, 始终致力于积极参与中国重大工程项目与助力国家科学考察事业发展, 扎根中国, 展望全球, 以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协助客户创造价值。 厦工设施配套齐全, 生产工艺先进, 技术力量雄厚, 检测试验完善, 拥有多项专利技术、 创新技术, 始终保持行业技术领先。 厦工产品具有节能高效特点, 广泛运用于矿山、 基建、 工程、农林水利建设、 港口码头、 货场的铲挖、 推堆、 装卸、 挖掘、 起重牵引、 物料抓运、 运载等施工作业。 厦工在国内外拥有众多优秀的服务代理商, 以快捷的物流供应系统与技术支持体系, 为客户提供专业工程机械系统解决方案, 产品已出口到中东、 非洲、 东欧、 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在国内外广大用户中享有良好信誉。 2010 年, 厦工再次入选“中国 500最具价值品牌” , 品牌价值 110. 83 亿元, 代表中国民族工程机械民族品牌的先进水平。 厦工重视对员工的培养, 积极倡导创建学习型企业。 建立知识管理制度, 按归口管理、分块负责的原则, 收集、 整理企业内部知识, 将显性知识模块化, 隐性知识文字化, 将个人的智慧变成集体的智慧。 并通过信息化平台, 让所有的知识可以共享、 传承。 每年投入教育培训的费用达到数百万元, 每年培训计划完成率在 95%以上。 公司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是厦门市机械行业唯一的技能鉴定站, 是福建省高技能人才认定的试点单位, 与十几所院校共建实习基地。 获得厦门市“2005 年度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先进单位” 称号。 2008 年还获得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及“福建省高级技师培养基地” 称号。 2009 年厦工荣获“全国职工教育职业培训先进单位” 称号。 涌现出全国、 省、市劳动模范、 “技术状元” 、 “技术能手” 。 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与员工职业价值双赢, 公司对包括高层领导在内的所有员工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设计工作, 共同制订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行动计划。 公司为员工提供四种职业通道: 技术通道、 管理通道、 业务通道以及技术工人通道。 技术厦工、 品质传承! 今天, 承载民族工业品牌腾飞的梦想, 厦工正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和改造投入, 快速推出新产品; 完善产品质量, 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梳理完善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