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下称《条例》)在历经5年的打磨之后,终于以我国首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专门法规性文件的面貌登上历史舞台,并进入正式施行的倒计时。《条例》首次通过行政法规的形式,就配额分配方式、交易主体和产品、交易活动规范、数据质量控制、惩处违法行为等诸多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开启了我国
目前全国碳市场只覆盖电力行业,但按照此前公布的计划,碳市场将逐步扩容,纳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其他高耗能行业。
对于占中国碳排放总量15%的钢铁行业,将在何时、以何种形式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钢铁入碳市有何先天优势?又要攻克哪些难关?
针对这些行业热议的话题,《中国冶金报》记者专访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研究中心主任蒋雪梅。在她看来,钢铁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称碳市场)只是时间问题,一旦纳入,不仅能让钢铁碳排放更透明、更市场化、更合理,而且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钢铁行业无序发展的问题。钢铁行业要从现在开始未雨绸缪,行业协会要积极参与到
分配方式等相关规则和制度的协商和设计过程中去,为将来钢铁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div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
山东完成全国碳市场两个履约周期任务 全省碳排放数据质量和履约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覆盖16个工业行业 累计成交量达3.9亿吨 湖北碳市场十年逐绿“碳”新路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